“一點點縮小的熔纖精度,一次次大寫的跨越提升。從99%到99.99%,他不斷突破工藝極限;從技校學生到技能冠軍,他成功斬獲世界金牌。功在‘十指熔纖’,終成‘嘉’國棟‘梁’!”這是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百場宣講啟動儀式上,對獎章獲得者——中山市技師學院教師梁嘉偉的介紹。
在中山各行各業(yè),還有許多像梁嘉偉一樣的青年技能人才,他們靠著一身技能走上成才之路,與這座城市進步、產業(yè)發(fā)展同頻共振、大放異彩。7月15日是世界青年技能日,本報記者走近中山青年技能人才,講述他們的故事,展示中山青年技能人才風采。
“90后”梁嘉偉
從技校學生變成技能冠軍
世界技能大賽冠軍、“中國青年五四獎章”獲得者、全國青年崗位能手……今年31歲的梁嘉偉身上有諸多榮譽稱號。2009年,初中畢業(yè)的梁嘉偉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,在家人的鼓勵下,他入讀中山市技師學院智能樓宇專業(yè)。
雖然語數英的成績不理想,但梁嘉偉動手能力極強,入校后便一頭扎進技能學習當中。歷經8年系統學習和訓練后,他在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,代表中國參加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信息網絡布線項目,并成功斬獲金牌,實現了中國在世界技能大賽信息通信領域金牌“零”的突破,同時打破多項世界紀錄。

備戰(zhàn)世界技能大賽時,23歲的梁嘉偉一個人坐了30多個小時的綠皮火車,去天津的國家隊訓練基地。世界技能大賽項目質量要求高、技術難度大。為了突破光纖熔接技術瓶頸,他每天堅持訓練十幾個小時。最終,梁嘉偉帶領團隊自主創(chuàng)新研發(fā)了“十指熔纖法”等多種創(chuàng)新技巧,先后獲5項國家授權專利。
為了做到“以萬變應多變,以不變應萬變”,梁嘉偉通過成千上萬次的技術分析與訓練,將操作手法轉化為肌肉記憶,最終將熔纖準確率從99%提升到99.99%,實現了100倍的跨越式提升,確保每次光纖熔接損耗都在0.01以下,每個手法動作零失誤。這種技術能在30分鐘內搶修光纖超過90芯。彼時,世界大賽的滿分標準是60芯。

回到中山后,梁嘉偉以傳道為己任,成為了中山市技師學院的一名教師,激勵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、技能報國之路,為國家培養(yǎng)青年能工巧匠、大國工匠。他曾在采訪中表示:“青年人不要局限自己,你在任何領域、任何行業(yè)都可以建功立業(yè),報效祖國?!?/p>
“80后”洪偉東
潛心技術攻關成機械研發(fā)專家
一旦手機響起便立馬查看,遇到客戶有疑問,也會迅速放棄休息時間去處理。對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洪偉東而言,以上場景都是家常便飯。
出生于1988年的洪偉東,自2010年從中山職業(yè)技術學院畢業(yè)后,便進入奧美森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工作。他從加工車間工藝員做起,連續(xù)14年來深耕機械研發(fā)領域,主導設計了“多層換熱器自動托U成型設備”“商用五米UG型換熱器成型設備”等二十多種機型,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,還推動了行業(yè)技術革新。

2015年,洪偉東負責開發(fā)設計一款可用于最長5米商用U/G型換熱器的自動成型設備?!爱敃r這個項目在行業(yè)里還沒做過,對設備的兼容性要求很高,同時上料下料接駁工序輸送過程要避免產品損傷?!焙閭|說,他根據客戶生產的每個產品要求,大約設計了20套三維結構進行動作模擬,在模擬過程同步調整三維結構,總計耗時三個月修改才完成設計。也正是該項目推進了行業(yè)內該類設備的自動化升級,提高了企業(yè)生產效率?!俺R?guī)類的設備生產可能需要5至8個人操作,而這臺機器全程無需人工。完成產品生產原來需十多分鐘,現在3分鐘便可完成。”洪偉東自信地說。

細數洪偉東工作的“成績單”,他不僅主導設計了“多層換熱器自動托U成型設備”“高速L/U通過式換器成型設備”等超二十多種機型,還參與了高速安全鉗試驗系統研制等重點項目的技術開發(fā)工作,并獲得了國家專利授權37項。潛心技術攻關,讓他成為了行業(yè)專家。而年僅36歲的洪偉東,卻不局限于此,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清晰的目標:“接下來我們還會攻堅克難,突破行業(yè)難點,讓機械裝備中需要人工的地方進一步自動化,從而提高制造業(yè)的生產效率?!?/p>
“00后”陳婉霖
奪金少女開啟甜蜜之路
搓、捏、拉……一個個嫻熟優(yōu)美的動作在她指尖變換,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動物公仔很快就完成。正因為這樣的“硬本事”,來自中山市技師學院的“00后”女孩陳婉霖,在廣東省第二屆職業(yè)技能大賽中,以“醒獅文化國潮風”為設計主線,設計了一組精美的作品,奪得了糖藝/西點制作項目的金牌。

甜品西點這一行聽起來“門檻”不高,但要做到“行業(yè)翹楚”并非易事。2018年9月,2002年出生的陳婉霖,入讀中山技師學院西式面點制作專業(yè),開始從事這份“甜蜜事業(yè)”?!芭_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”,為讓自己的技藝更加精湛一些,陳婉霖每天的訓練長達十多個小時,有時候為了做好某一個造型,對著卡通圖片一練就2個多月。
“雖然很辛苦,我樂在其中?!标愅窳乇硎荆堑臏囟雀?,高強度訓練使得拇指和食指上都長了很大的水泡,但是第二天還需要繼續(xù)拉糖,只能把水泡戳破后用膠布把手指包起來,再戴上糖藝專用手套進行拉糖操作。陳婉霖淡淡笑言:“因為喜歡糖藝,想做得更好,有時候吃飯和睡覺前都會想想,自己的作品哪里可以做得更好,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制作作品?!?/p>
功夫不負有心人,2021年12月,陳婉霖在廣東省第二屆職業(yè)技能大賽糖藝/西點項目制作中獲得金牌,并被授予“廣東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”;2023年5月在香港國際美食大獎現場制作巧克力工藝擺設項目中獲得金獎。如今,陳婉霖的“舞臺”從比賽擴展到了學校課堂,在中山市技師學院,以老師的身份延續(xù)“甜蜜事業(yè)”,將一身本領傾囊相授。
無論是梁嘉偉,還是洪偉東,又或是陳婉霖,他們都憑借一技之長,在各自的舞臺上大放異彩。他們指尖跳躍著創(chuàng)新的“火花”,每一次熔接、每一次操作,都展現出極致的匠心。
數據顯示,近三年,中山技工院校畢業(yè)生就業(yè)率穩(wěn)定在95%以上,在中山本地就業(yè)超過92%,對口就業(yè)率平均超過80%,累計培育產業(yè)工人超10萬人,為中山經濟社會發(fā)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技能人才動能。
編輯 陳家浩? 二審 曾淑花? 三審 查九星